儒释道

揭秘汉传佛教的起源与发展:千年传承中的智慧与影响

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,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的融合,逐渐孕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。它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思想、文化艺术和社会伦理,还在民间信仰和日常生活中留下了深远的印记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汉传佛教的起源、发展、核心思想,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

佛教 慈悲心 儒释道 汉传佛教 佛诞节 2025-10-26 16:05  1

钱穆先生浅说京剧大意

京剧是文学与艺术结合体。相比而言,钱穆先生特别建议人们“在文学中培养性情”,一来文学中包含了作者的情志,二者文学具有更广的适应性,识字者皆能“进入”文字的海洋阅读一番,而如美术则需要某种专门训练。

京剧 儒释道 钱穆 国粹京剧 浅说京剧 2025-10-05 08:00  3

写别人不如写自己

这是作家沈从文说的。先生是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,差一点就和诺贝尔文学奖结缘。读他的《从文自传》,里面对这个意思多有表达。正因为这样,观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。“深刻印象”就意味着思考,写自己,写什么?

道德经 桂花树 明朝 月神 儒释道 2025-09-24 16:33  6

从孔渔之辩到碳币双轨:解蔽传统异化,重立天人之道

两千多年前,孔子与渔夫在河畔的交锋,撕开了道德说教的虚伪面纱。渔夫怒斥孔子所倡仁义“矫言伪行”,并非否定道德本身,而是揭露一个残酷真相:脱离“生存平等”的伦理规训,终将沦为权力与资本的工具。这一警示在今天愈发振聋发聩——当社会放弃对“基本生存权”的守护,当“生

儒释道 生存权 碳币 碳币双轨 天人之道 2025-09-17 19:24  6

每日一学(第三百九十三期)

王通(584—617年),隋代大儒,死后门人私谥为文中子。他认为儒释道三教可以相互沟通,重点弘扬儒学,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宋明理学的先声。其后人模仿《论语》撰《中说》(亦名《文中子》),以王通与门人对话的形式,记录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看法。

李密 王通 周公 儒释道 私谥 2022-08-03 18:34  9

中华文明五千年优势在哪里?

中华文明五千年优势在哪里?这是一个看似简单,却又深刻的问题。每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,总会不由自主地感叹:中华文明,真的是一部令人敬畏的史诗。它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,流淌着智慧、坚韧与创新的血脉。今天,我想和你聊聊,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优势究竟藏在哪里?它为什

于中华 中华文明 世界舞台 汉唐盛世 儒释道 2025-09-12 09:55  4

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分析

魏晋南北朝(公元220年-589年)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、社会最动荡的时期之一,同时也是民族大融合、文化多元发展的关键阶段,为隋唐统一和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。核心矛盾包括南北民族融合与南方皇权-豪强矛盾,文化领域呈现儒释道交融、文学艺术多元繁荣的景象。

历史 隋唐 儒释道 魏晋南北朝 门阀制 2025-09-09 20:47  4